如何建立孩子对世界发表意见的信心(1/4)

如何建立孩子对世界发表意见的信心

2平等对话是liberal arts的教育方式   拉鲁带着这个问题,深入中产阶层和劳动阶层的家庭进行观察,发现两个阶层对待孩子的态度非常不同。中产阶层的家庭对孩子明显“宠”得多,绝不轻易说“不”字。如果孩子要作家长不容许的事情,或者要个家长不想给的东西,家长总是耐心地启发、商量,说服孩子放弃,甚至不得不讨价还价,通过“谈判”达成协议。用我的话说,这种交流就像是常青藤中的讨论班(seminar)。许多家长甚至经常蹲下,让自己的身高和孩子的身高获得物理上的平等后再开始对话。   劳动阶层的家庭则简单得多,家长一个“不行”就了结了,教育多是通过命令的方式进行。在这两种家庭中长大的孩子,在大学中的行为方式非常不同。前者喜欢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,善于和教授讨论,知道如何辩论、如何讨价还价,很快就学会了和各种社会组织打交道的技能。后者从小被训惯了,沉默寡言,总等着别人的指令,学习起来相当被动。在制造业的流水线在美国渐渐式微后,这种人在知识经济的创新竞争中就很难生存。   另外一些研究,也从不同角度支持了这一结论。比如,贝蒂·哈特(Betty Hart)和托德·雷斯利(Todd Risley)对美国专业人士家庭和劳动阶层家庭的孩子的词汇进行了比较研究,发现专业人士家庭的孩子4年中听到的词汇高达450万个,而劳动阶层的孩子仅能听到130万个。   这当然反映着两个阶层的家长不同的教育水平和词汇量,但也揭示了他们对孩子的态度。当你凡事都和孩子商量、讨论时,说出来的词汇自然要多,孩子无意识中接受了非常好的训练,在学校中表现就好。许多教育学家的研究证明,孩子进入小学后的表现,并不取决于是否开始早期阅读,而更取决于从家长那里自然获得的口语词汇。

   责编:007  日期:2015-11-13

编辑推荐